2013-07-24

放任番宝斋是自毁文化招牌

放任番宝斋是自毁文化招牌

  扫除“四风”辣评

  本报报道,河北冀宝斋事件一出,民间展览馆的话题引发大众的关注。而在番禺,也有一座被业内人士视作“冀宝斋”的民间展馆,这里唐三彩成群结队,稀世珍宝金缕玉衣就有两件,如果都是真的,只怕连故宫[微博]、马王堆都要自愧不如。这座被称为“番禺冀宝斋”的展馆就是位于宝墨园内的赵泰来艺术宫和文物馆。

  河北的叫“冀宝斋”,宝墨园的有点像“番宝斋”。前段时间,河北冀宝斋事件甫一曝光,很多人惊呼“亮瞎了眼”、“毁三观”,如果有兴趣来宝墨园内的“番宝斋”看一下,感受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按照园方的解释,因为宝墨园并非专门的博物馆,所以没有对赠品做文物鉴定。这个说法就有点荒唐了,其一,既然允许其在园内设馆,就应该“守土有责”,即使是无偿捐赠,也应该守好门、把好关;其二,面对公众和专家的质疑,应该将物品做明确分类和文物鉴定,主动联系捐赠人出面说明,而不是碍于面子、躲躲藏藏。

  “文物”是个香饽饽,现在很多景区都喜欢设立文物“园中园”,为了搭上文化快车,有的景区甚至主动伸出橄榄枝、免费提供场地、耗资辅助宣传,其中一个普遍逻辑是引进“文物馆”可以提升景区档次,说得更直白些,是可以提高门票价格。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本来景区因时而动,重视“文化生产力”,在提高游客吸纳能力的同时促进文化普及是好事,但是如果为了牟利把基本是非抛弃,对假文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就是不当得利了。

  文化招牌难树,毁起来却很容易。河北冀宝斋事件发生后,对当地的形象可谓致命打击,苦苦“经营”的文化品牌毁于一旦,其中有偶然也有必然。土鸡扮凤凰,早晚被揭穿,这个教训,可谓深刻。同时,此类事件也给旅游管理部门提出新命题,对一些景区,不能因为有体量、有规模,硬件设施、交通、游客接待能力等达到标准了就轻易放行,还应对其中的“类博物馆”加强管理,防止有人打擦边球,打着文化的幌子,行铜臭熏天的勾当。古语有云“近墨者黑”,针对一系列的质疑,宝墨园当醒,管理部门当行。 (李千帆)




TAG:放任番宝斋是自毁文化招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