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白鹿原》在安徽卫视和江苏卫视只播出一集就惨遭停播一个月后,终于正常播出了。复播以后,收视率一直走红,到现在,收视率几乎逼近神剧《人民的名义》,也说明了大众对它的喜爱和认可。《白鹿原》小说由著名作家陈忠实成书于1992年,这本书也获得了1997年的矛盾文学奖。此书出版以后,引起巨大反响和争论。一是因为其尖锐的历史政治观点,第二就是众所周知的大胆的性爱描述,有人评论,《白鹿原》与贾平凹的《废都》在性爱的描述方面简直不分高低。
《白鹿原》剧照
今天很多的读者,你依然记得你第一次看《白鹿原》小说是什么时候吗?你依然记得第一次看《白鹿原》你的心理反应吗?笔者暂且不知道你看《白鹿原》的时候是多大年龄,看《白鹿原》你在想什么。笔者只是说一说,我自己的第一次看《白鹿原》时候的感受吧。
《白鹿原》剧照
那时的笔者只有十五岁左右,正好是发育的年龄,情窦初开。有个邻居姐姐,长的很是漂亮,一袭白裙,她其时已经读大学去了,那个时候正好是《白鹿原》风行的时候,又或许是她们的老师给他介绍了这本小说吧。笔者平时就很喜欢去她家借书来看,那次正好借了一本《徐霞客游记》,笔者清楚的记得,是《徐霞客游记》,但《徐霞客游记》毕竟是明末成书的,文字叙述有点偏向于文言文,看得笔者觉得有点枯涩难懂,回想起来,好似今天笔者读英文原著,读着读着就要猜。于是,看了两三天以后就回去找那位邻居姐姐换。一进门,看到邻居姐姐手上拿着一本书在凉椅上看得津津有味,连我进去了都毫无察觉。于是我便一把抢了过来,邻居姐姐大惊失色。一看,封面上硕大三个黑字,《白鹿原》。我说:"姐姐,你这么喜欢的书肯定是好书,给我看看啊!",今天想想很没有礼貌,人家在看着的书,把它抢走了就不愿意还给别人。不过好在我真的和她很熟悉。邻家姐姐面带难色,一直追着我,说要给我换一本书。我一溜烟跑回了家,边跑边举着书喊:"五天就还给你"。
《白鹿原》剧照
拿到了《白鹿原》小说以后,我便马上打开书看了起来,看了两章觉得怎么不对劲,开篇就写主人公和他的一二三四五个老婆入洞房的描写,笔者今天依然记得,我看这本小说时候的窘态,有人来了,我马上就把这本小说藏了起来,心如撞兔,爸爸妈妈问我在看什么书,我就答,"看小说呗!"。坦白的讲,我当时候真的把这本小说看完了,但是如果问当时的我记得什么,那就是白稼轩一连娶了七个媳妇,死了娶,娶了死,再娶,再死,直到第七个,每个老婆都要入洞房。还有就是记得田小娥,这是一个风骚的女人,一个荡妇。记得黑娃去窑洞偷田小娥,偷这个字不知道准确不,但也想不到其他的词形容,或者说苟合吧。看完《白鹿原》这本小说以后我就赶快把它还了回去,邻家姐姐也没有问我有什么感受。从此以后,在书店如果我瞄到《白鹿原》的封面时候,就会别过头去。心理想当然的认为它大概类似于一本颜色小说。
《白鹿原》剧照
这种情况大概持续了七八年,直到大学时,一次一位老教授郑重的推荐这本书,老教授是自己钦佩的老师,他对《白鹿原》的评价可不是一般的高。于是乎重新去找到《白鹿原》,好好读了一遍,那感觉,和第一次看简直是天壤之别,过了几个月我又读了第三遍,《白鹿原》为何成为经典我在这里就不再赘叙,但就人物来说,白嘉轩是不是有血有肉活生生,还有鹿子霖,朱先生等一众,是不是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书中人物尽显那个年代的典型农民及地主的形象。这些赞颂的话我真的就不需要多讲了,笔者有一个思考,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是《白鹿原》于我最深的思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