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

欧代稽查风暴升级,有卖家损失908.76欧元!

"刚收到德国海关的稽查邮件,说欧代信息不符,产品链接直接被下架!"

"仓库被市场监督部门突击检查,说要核查欧代的资质文件,现在全店不敢发货了......"

最近,卖家群里,类似的求助信息刷屏。根据欧盟的蓝皮书,以及亚马逊、TEMU等平台的合规门槛不断提高,"欧代稽查" 已从 "偶发事件" 变成 "常态监管"。对于想扎根欧盟市场的卖家而言,欧代是必须守住的 "合规底线"—— 一旦失守,不仅面临产品禁售、高额罚款,甚至可能被永久列入欧盟市场 "黑名单",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部打水漂。

为什么你会收到欧代稽查信件?

很多卖家疑惑:"我明明填了欧代信息,为什么还会被稽查?实际上,欧盟官方的稽查并非 "无的放矢",以下3大核心原因,是触发稽查的主要导火索,结合欧税通近期收到的欧代稽查信件,更能看清官方的监管逻辑:

法规硬性要求:欧代是"法定义务",不是"可选项目"欧盟法规明确规定,所有非欧盟企业生产的产品,若想在欧盟市场销售,必须指定欧盟境内的授权代表。欧代需承担 "接收官方稽查通知、协助产品合规审核、保存技术文件" 等法定责任。若卖家未指定欧代,或欧代不符合资质,官方会直接通过平台获取卖家信息,发送稽查信件。官方稽查模式:"随机抽查+定向打击"双管齐下欧盟各国市场监督部门会随机抽查产品合规性:一方面,随机抽取市场上的热门品类(如电子电器、玩具、医疗器械)进行检测;另一方面,针对某一类产品,开展定向核查。一旦发现欧代信息异常或产品不合规,立即发送稽查通知。平台同步加码:欧代信息成为"上架敲门砖"亚马逊、TEMU等平台已将欧代信息列为产品上架的 "强制项",不仅要求卖家上传欧代授权文件,还会定期核查欧代的真实性 —— 若发现欧代地址虚假、资质无效,会直接下架产品,并将卖家信息同步给欧盟官方,间接触发官方稽查。

欧税通近期收到的欧代稽查信件

案例:一个USB插头赔了€908.76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2个月前。该卖家在欧盟市场深耕,在欧盟市场投放USB插头,生意一度稳定有序。然而,欧盟市场监督部门的一次随机抽查,成为了他经营路上的 "意外插曲"。

此次抽查中,该卖家的USB插头被检出不符合欧盟标准,这一结果直接引发后续稽查。很快,处罚决定下达:卖家被禁止在欧盟继续投放该制造商的同一型号USB插头,还需缴纳408.76欧元检测费与500欧元行政处罚金,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其经营陷入僵局。

面对困境,卖家没有退缩。他第一时间联系他的欧代——欧税通,在欧税通团队专业指导下精准定位产品不合格之处并全力整改。整改完成后,立即将产品送往欧盟公告机构重新检测,待检测合格,又迅速向相关当局完成报备。最终,经过不懈努力,这款USB插头得以重新进入欧盟市场,卖家的业务也逐步恢复

"这次教训太深刻了!"该卖家坦言,"以前觉得欧代就是'注册个号、给个地址',现在才知道,从产品测试到文件存档,从稽查应对到整改方案,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欧代的专业支撑。"

欧税通如何处理欧代稽查?<.............

原文转载:https://fashion.shaoqun.com/a/2264860.html

越南到中国 陆运 中国到越南 陆运 年终旺季 东莞陆运越南 东莞越南陆运 越南陆运到中国 香港公司成立后必做的后期维护之审计报税 从ODI到VIE,你的钱怎么走才安全?香港公司资金流动的6大合规选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