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USPTO的监管逻辑:一切以美国利益为导向
2017年,美国以"中国知识产权存在侵犯行为"为由,对中国启动301调查,拉开了最新一轮中美贸易摩擦序幕。美国预设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遏制我国高科技领域发展,以知识产权为借口单方面发起制裁,301调查相关措施原定于今年8月23日到期。近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表示,"对华发起301调查并加征关税的行动不会停止,且USTR会针对上述行动进行后续审查"。
过去30年,也是中美知识产权合作与纷争的30年,期间美国就知识产权问题一直在向中国施压。如今种种迹象显示,美国专利及商标局(以下简称USPTO)已逐步沦为中美博弈的工具。
9月6日,USPTO局长Kathi Vidal在官网发布了一篇名为"促进美国� ��海外利益"(Advancing U.S. interests abroad)的博客。
Kathi Vidal发布博客 来源:USPTO官网
文中提到,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成员国大会上,USPTO加强了与日本专利局JPO和欧洲专利局EPO的沟通,和英国合作建立了美英知识产权工作组,与包括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在内的几位同行讨论了印度-太平洋经济繁荣框架(IPEF),Kathi还将前往东南亚继续这些努力。
Kathi Vidal博客内容 来源:USPTO官网
据悉,美国近年来一直在加码欧洲的专利布局,EPO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在欧洲获得27424件授权专利,中国只有6864件,是美国的1/4。2016年-2020年间,美国在欧洲获得专利的趋势也显著高于中国。可以预想,如果美国和欧洲继续加强合作,未来中国企业将会越来越被动,欧美或将进一步通过知识产权的武器打击中国企业,要么将其挤出海外市场,要么被迫缴纳高昂的专利许可费。
综合来看,美国一方面增强伙伴关系,加强对中国周边国家,以及IP5(中美欧日韩知识产权五局合作)除中国外国家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对积极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中国企业、机构进行严格审查以及批量制裁。
二、 监管锁定商标——中国已被列为重点观察对象
时间推到最近两年,2021年1月13日,USPTO官网发布题为《中国的商标和专利:非市场因素对申请趋势和知识产权系统的影响》的报告,把中国列为重点观察对象。
该报告首先将来自中国的商标申请快速增长的原因归结为政府的资助,并认为中国夸大了自己的创新力和品牌创造力。报告中特别提到,深圳允许申请人在符合条件的外国(包括美国)申请注册商标,可获得5000元人民币(约750美元)的补贴。而USPTO在2015年将其最低成本的全电子申请费降低至225美元后,在USPTO的申请费用大大低于补贴金额,此后商标申请激增,导致其审查速度从3个月变成了7个月,拿证书从8个月变成了一年多。
经查询,实际上,深圳� �政府已于2019年修订了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操作规程,资助费用已调整到1000元,并且同一申请人年度受资助件数不得超过3件,对制度进行了完善,但USPTO对这一政策调整视而不见。
来源: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
2017年,美国以"中国知识产权存在侵犯行为"为由,对中国启动301调查,拉开了最新一轮中美贸易摩擦序幕。美国预设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遏制我国高科技领域发展,以知识产权为借口单方面发起制裁,301调查
原文转载:https://www.kjdsnews.com/a/1151383.html
onward:https://m.ikjzd.com/w/2302
国际ems:http://m.ikjzd.com/w/3293
salesforce:http://www.ikjzd.com/w/1783
跨境电商进入下半场 众平台纷纷押宝产业带:https://www.ikjzd.com/articles/114625
Wish将上线PB优惠活动 商家最高可获500美元PB额度:https://www.ikjzd.com/articles/114627
刘鹤分别会见国际组织负责人和美国工商界代表:https://www.ikjzd.com/articles/114628
天猫国际年货节:进口宠物消费增长超400%:https://www.ikjzd.com/articles/114629
亚马逊回应英数字税:成本或转嫁给卖家:https://www.ikjzd.com/artic les/114630
2019年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超1100亿:https://www.ikjzd.com/articles/114631
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中国企业如何在海外实现"二次发育"?:https://www.ikjzd.com/articles/1586298546634366977
3天后立即关闭!所有卖家强制执行VAT新政:https://www.ikjzd.com/articles/158629919438589952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