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封号"再度刷屏跨境圈!卖家ZGh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控诉自己的账号被亚马逊错误关停5年,累积损失超过120万美金(约合人民币860万)。
据ZGh描述,其账户被亚马逊以欺诈或错误的方式关停,5年期间他申诉了26次统统被拒,无论提供何种不侵权证据,亚马逊都认为不足以恢复店铺,就连品牌所有者的"无需授权"邮件声明也没用。
虽然这仅是卖家的一面之词,但"误杀"店铺、申诉26次被拒等足以让其他卖家共情,毕竟封号、申诉难等是每个卖家都会面临的难题。
知识产权红线不能踩!
知识产权政策是亚马逊不可触碰的红线,亚马逊对于"踩线"行为向来是0容忍,下架listing、封店、全站点冻结资金等均有可能,卖家若想稳稳出单必须得防!
观察发现,知识产权侵权雷区主要有三:
一、商标侵权
未得到产品品牌官方的正规授权,擅自在商品标题、详情页等使用他人注册商标,或者在出售的商品上贴有他人注册商标的,都属于商标侵权。
需要注意的是,若所售产品属于商标注册类目时,即使对商标词进行简单的更改,仍然有侵权可能。例如pop it 注册的类目为28类玩具,销售解压玩具把pop it改成popit、pop its、it pop、pop-it、pop***it等会存在较高的侵权风险。
而在商标侵权中,最让人防不胜防的要数产品常用词侵权,亚马逊曾多次扫号,涉及operation、durable、Summer、Morandi、collapsible等词汇。
如何规避商标侵权?
①选品或上架前要做好商标查询,避免在Listing上使用他人商标,哪怕是许多同行都在用的产品常用词也不可掉以轻心(积特整理了常用词商标及多国商标查询教程);
②平时要多留意商标注册情况,一旦发现自己使用的产品常用词被注册成功或正在注册,可采取修改listing、提出异议或无效商标等方式自保。
③及时注册品牌商标,销售自有品牌。
二、专利侵权
专利侵权直指产品,产品的外观设计、结构等侵犯他人专利权,则构成专利侵权。跨境电商中常见的专利侵权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外观专利侵权
外观专利侵权的判定标准为大体相似,即普通大众通过对比,是否会将涉案产品误认为专利产品,如易产生误认则侵权风险高。即所售产品与他人的外观专利高度相似,则有较高的侵权风险。
②发明专利侵权
在发明专利中,独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最大,从属权利要求是对独立权利要求的进一步限定或补充。因此,需着重关注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只要销售的产品落入了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 原文转载:https://fashion.shaoqun.com/a/2196783.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